
无论是在县级部门还是在乡镇、街道办事处,班子成员与中层干部有质的差别,两者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一旦提拔班子成员可以大大增长一个人的自信心,如果提拔不了也会让一些中层干部忿忿不平甚至自暴自弃。虽说中层干部距离班子成员仅有一步之遥,但是这小小的一步却是巨大的分水岭。
个人认为,中层干部与班子成员之间主要存在三个方面差别。首先,最根本的是政治待遇,班子成员是领导干部,属于县委管理干部,其调整与提拔晋升需要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由县委部下文明确,参与所在单位的业务分工,也就是说有自己分管的领域,分管若干科室,在其分管业务范围内有较强的话语权和支配权;此外,班子成员可以参与单位重大事项决策,拥有发言、建议、表决等权力。而科长股室主任等中层干部在政治待遇方面基本与一般办事员没有差别,非县管干部,接受单位党组领导和管理,不能参与单位分工,只能负责科室具体业务。其次,工作待遇方面,班子成员可以有独立办公室或者两个班子成员共用一间办公室,在乡镇一般为独立办公室;可以批转文件,传达会议部署工作;本单位开会坐在主席台,一般都有专属位置;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经主要领导授权或委托可以代表本单位参加相关活动或发表意见。而中层干部都是与科室人员或者两三个科室共用一间办公室,只有具体工作的承办权,无权批转文件,也不能代表单位对外开展工作。最后,经济待遇方面。班子成员比中层干部高出一大截,两者完全不在一个档次,班子成员之间工资级差档次不算太大,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和区间。但是中层干部的工资、奖金基本与一般工作人员无异,甚至不如工龄长的普通工作人员收入高。当然,还存在其他隐性的待遇差别。
正是两者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差距,所以中层干部都努力想要挤进班子成员队伍中,如此看来,也就很容易理解,在基层难怪有很多中层干部容易得“副科”病。
